沙巴体育平台_沙巴体育滚球-【app*官网】

图片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fgw.k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171-202302-411135 主题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3-02-24 16:59
名 称: 昆明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文号: 关键字: 建设,推进,产业,项目,发展

昆明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时间:2023-02-24 16:59 浏览次数:591
字号:[ ]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远超预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批准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全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大抓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全市经济回暖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1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目标

实际完成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预期性

7.5%左右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预期性

8%

-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预期性

9%

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同口径)

预期性

-15.6%

-13.6%

进出口总额增速

预期性

10%

16.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预期性

3.5%以内

1.7%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性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3.3%

城镇登记失业率

预期性

5%以内

4%

粮食产量

预期性

100万吨

106.8万吨

*经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批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由3.5%调整为-15.6%

(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高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出台市级“稳增长24条”、“稳经济25条”等政策措施,健全完善经济预期、预测、预警机制,坚持挂钩联系县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按月逐季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GDP增速与全国持平、与全省差距从2021年的3.6个百分点缩小至1.3个百分点,西山区成为第4个破千亿县区。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建成健康驿站,改造方舱医院5000个床位并及时投用,完成疫苗接种2339.8万剂次,科学处置29起本土输入疫情,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开展全城封控和全员核酸筛查的省会城市之一。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严格执行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建立违规举债问责月报告制度,加强到期政府债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做好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供,“菜篮子”、“米袋子”货足价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产业发展蓄势聚能。工业经济平稳恢复。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建立8+N”产业链体系,绘制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实施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行动,云南中烟再造烟叶易地技改、云煤能源200万吨/年焦化环保搬迁转型升级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云南裕能(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新建投产规上工业企业25,为近五年来最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加快园区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昆明经开区高技术转化应用获评国家四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服务业能级不断提升。玉龙湾景区新增为国家4A级景区,云南民族村、世博园等传统旅游景区提升改造稳步实施。全市接待游客2.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44.8亿元。昆明老街—南强街巷、斗南花市入围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出台政策扶持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安踏体育、正威实业、碧桂园服务等区域总部(或结算中心)落地昆明,总部企业达382家,保有税收亿元楼宇62幢。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55%9.12%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获批。云南—华为联合创新中心、科大讯飞AI加速中心等平台落户昆明,成功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云南电网物资有限公司、昆药集团、云南建供易营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云南首个元宇宙服务贸易虚拟产业园落户昆明经开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党政“一把手”省外招商181次、省内会见客商4898次,分别增长54.7%57.85%,收获5个“千亿大单”。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508.17亿元、增长30.45%,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34个,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488.68亿元,引进落地“三类500强”企业37户,均创近年新高。建立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机制,搭建招商引资“一图两库”数字化系统,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全周期、闭环式管理。

专栏12022年招商引资5个“千亿大单”

签约项目

签订正式投资协议

个数

金额(亿元)

个数

金额(亿元)

1.昆明—成渝招商引资推介会

69

35

1118.83

14

26.08

2.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723

55

1025

17

414.55

3.昆明—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会

1111

72

2032.2

44

1091.25

4.6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6届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1120

44

1006

31

635.7

5.昆明—长三角招商引资推介会

1226

66

1814.17

49

1084.77

(三)需求潜力逐步激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立“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项目推动工作机制。安排4.7亿元支持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重大项目会办机制,开展要素保障百日攻坚大会战,全年新开工项目1300个。抢抓政策“窗口期”,发行专项债券174.44亿元,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96.32亿元、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225亿元。380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01.9亿元,实现计划的100.3%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坚持以产业投资补缺口,全市产业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完成投资在全省各州(市)中均排名第一。全年产业投资增长68.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1.4%能源投资增长36.9%工业和信息化投资占比由12.2%提高18%,房地产投资占比由60%下降42.9%社会消费持续恢复。积极组织开展新零售、汽车、成品油、家电等促销活动,发放“彩云昆明消费券”、“昆明购车补贴”,创新发放“彩云昆明企业消费券”,增设绿色节能家电消费券,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20%,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39.9%,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2.7%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专栏2: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情况

具体情况

制造业

新开工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磷酸铁和16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一期)、云南天安化工年产30万吨磷酸铁及配套项目、云天化新能源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等28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64.2亿元。

能源

新开工安宁安昆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宁工业园区新型能源及能源服务投资开发、巨龙梁风电场(一期)、马路坡光伏电站等5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6.5亿元。

农业

新开工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现代化生猪养殖循环产业基地、昆明大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晋宁花卉产业现代化示范园等24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83.2亿元。

数字经济

新开工云南云上云5G大数据产业园、昆明数码港国际软件园、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暨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等3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9.4亿元。

旅游业

新开工凤龙湾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巫家坝中央公园、昆明国际体育运动康养谷等6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40.5亿元。

(四)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和福宜、三清(昆明段)等项目扎实推进,昆楚高速复线、昆倘高速建成通车。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昆明铁路枢纽西客站规划方案通过审查,渝昆高铁昆明段建设有序推进,昆明至磨憨动车朝发夕返。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1号线西北延、2号线二期有序推进,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165公里。新建公用充电桩5497枪、换电站23座。滇中引水配套工程—昆明主城东南片区输水净配水工程加快推进。安宁市、石林县创建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启动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新增城市绿地210公顷、“口袋公园”106个。稳步推进高原水城建设,整治主城区淹水点46个,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建设87公里,入选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稳步实施城市更新,纳入烂尾楼化解清单的112个项目全部复工复产、实现销号。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投入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2.13亿元,争取上海市普陀区对口帮扶项目21个。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60项,提升9.98万人供水保障水平。完善线上、线下网格化防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未出现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3329元、增长16.9%。农业龙头企业达656户,净增101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上报国务院。制定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招商引资项目跨区域协作管理、存量产业项目跨区域流转管理“1+2”制度,一批标志性项目成功签约。出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区域协同合作不断增强。

专栏3: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成效

工作推进情况

市容环境提升

? 完成翠湖片区景观提质、蓝花楹特色街区打造及翠湖公园清淤工程。

? 完成濂泉巷、夏秋巷、金柳路等50条背街小巷整治,完成盘龙江航道夜游景观提升项目,完成119条道路路灯光源提质更换。

? 提升改造垃圾房404座、公厕72座、生活垃圾中转站18座。

道路交通提升

? 三环闭合工程A段开工建设。

? 加强重点区域道路管养工作,开展11条道路“白改黑”建设,已完成阳光北路、大渔路“白改黑”路面施工。

? 推进绿波及自适应协调控制应用,在北京路、青年路、广福路等主要道路设置210绿波协调控制路段,覆盖628个路口。

园林绿化提升

? 超额完成百园建设任务,建设点位106个。

? 完成金汁河美丽河道及绿色廊道2公里绿道建设项目,完成盘龙江度假区段综合整治项目。

? 完成43个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绿化恢复;累计换花2660.8万盆,保持长效景观效果。

? 11条(段)道路行道树复壮工作完成98.75%2条(段)道路“增色添彩”工作完成96.56%

城市更新提升

? 完成城中村拆迁340万平米;完成488个老旧小区改造。

? 完成《昆明“高原水城”生态补水取水口工程方案报告》编制并组织技术审查,完成《昆明“高原水城”清水通道工程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

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提升

? 完成春城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决策咨询方案编制,创作《江山如画》等6部优秀剧(节)目。

? 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4场。

? 制作手绘地图4000套、《畅游昆明》旅游宣传手册2000册。

? 完成Hello Kunming”宣传视频5期,完成十大类50条昆明精品旅游线路设计方案。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培育孵化团属青年社会组织64个。

? 深入实施118个“民生小实事”项目,推进12个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 参加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112铜。

? 开展“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红领巾环保公益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 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设“全国文明家庭”等10余个专栏。

? 开展“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线上知识竞赛、“小烟头·大文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系列活动

? 6人获评2022年第一批“云南好人”,15个先进典型上榜2022年度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一批”。

? 举办2022年“新时代昆明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选出100个“童声颂党恩”优秀视频进行展播。

(五)发展活力动力加速释放。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农业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宜良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晋宁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经验获全国推广。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云内股份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昆船智能、昆工科技顺利上市。稳妥开展滇中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扁平化管理,精简内设机构11个。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印发《昆明市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试行)》,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91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61家。“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上线,引进国际先进科技成果500余项,向外输出科技成果超300项。高水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8个,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各2家。“春城计划”、“春城产业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培引工程持续实施,柔性引进2位院士,引进培养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317名、人才团队71个。开放辐射能力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13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省第三批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建设三年行动。长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123.8万人次,位列全国第四。全面整体托管磨憨,启动实施磨憨口岸综合提升改造、公路口岸智慧改造升级等一批重大项目,铁路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新边民互市场、新货运通道等项目竣工投用。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2年国家建设名单。磨憨—磨丁合作区入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获批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4.4亿元、增长42%,市场采购贸易出口52.3亿元、增长8.7%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一把手”走流程,e办通”实现189项服务全程自助办,推动1489个事项“掌上办”、“指尖达”,聘任155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全力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市场主体突破120万户、增长19.6%,“四上”企业5111户、增长12.9%。推进市场主体开办经营便利化,全省率先实施开办企业“一窗通”,实现最快0.5个工作日“零成本”开业。63家在昆企业上榜云南企业100强。

专栏4: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工作推进情况

完善工作机制

? 制定《昆明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出台《昆明市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

? 建立“十个一”工作机制:出台一个方案、完善一套机制、开展“一感一度”调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开展一次营商环境政治巡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每季度举办一次“营商环境会客厅”活动、培养一批营商环境专业干部、建立一套营商环境奖罚体系、组建一个营商环境智库。

聚焦统筹强保障

? 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

? 构建市委领导、政府主责、人大问询、政协参议、纪委问效、社会监督全方位立体督促的营商环境提升体系。

? 建立营商环境21项一级指标、104项二级指标推动体系。

聚焦审批优流程

? 开展“一把手”走流程2897次,发现解决问题1717个。

? 部署e办通”自助终端129个点位。

? 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9.93%,行政许可类事项全程网办和“零跑腿”比例98.88%

? 工程建设审批事项减少至69项,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

? 全省率先实现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

聚焦诉求通渠道

? 推行听取群众意见、听取企业家意见、听取服务对象意见“三个听取”行动,举办“营商环境会客厅”41场次

? 坚持“企业有事马上办”,共交办投诉问题及建议2697件,已办结2142件。

? 聘任135名人大代表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从商会、协会、律所等聘任第二期营商环境监督员20名。

聚焦产业激活力

? 全省率先建设6个“营商环境观察站”、8个“营商环境观察点”,在民建市委驻地建设“营商环境民主党派观察站”,工作模式获全省推广。

? 率先在全省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服务

? 首创开展“审批服务到位率”考核竞赛,审批时限压缩83.64%

? 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报告(2022)》中,昆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为“非常高(超过90)”,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 “昆明市一网四中心”案例获评中央党校电子政务中心“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案例”。“24小时全天候政务服务‘不打烊’”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肯定并在《人民日报》刊载推广。

? “一把手”走流程43项举措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发。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湖泊革命”见行见效。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取得决定性成效,恢复滇池生态湖滨带14公里。划定滇池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推动滇池环湖路临湖一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出大水大肥大药种植方式1.09万亩。深入实施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滇池全湖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在Ⅲ类。滇池绿道建设初显成效,草海至三个半岛段37.1公里基本贯通。滇池沿岸183个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向纵深推进。做好扬尘、臭氧污染防控工作,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五。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营造林建设55.29万亩、义务植树120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2.62%。参与筹备COP15第二阶段会议,推动《昆明宣言》落地,入选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和“自然城市”平台。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各项措施,“两高”企业纳入清单管理,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应淘尽淘、全面出清。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入选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昆明经开区4家园区入列省级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新创建8个全国绿色商场。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84.84%

(七)民生底线兜牢兜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严格落实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措施,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8.97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1.59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19万人。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增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253.88万人。“信用就医”实现273家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不断提高“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建成老年幸福食堂40家,新增婴幼儿托位数4071个。教育医疗资源不断优化。新增公办幼儿园73所、省一级高(完)中4所、省一级示范幼儿园4所,35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稳妥转为公办,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心血管、呼吸、肿瘤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建成45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18个心脑血管救治站和48个省级示范中医馆,3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12家县级妇幼保健院评审达标。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58个,市文化馆入选全国“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18万场次,惠及群众653万余人次。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上榜“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增全民健身路径160条、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村级项目36个,举办春城体育节、冰雪运动日等全民健身活动100余场,成功举办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昆明网球公开赛等品牌赛事。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沙巴体育平台_沙巴体育滚球-【app*官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动能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新兴产业支撑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发挥还不充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不减,收支平衡难度大;民生短板有待补齐,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养老托育等优质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仍有差距。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建议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聚焦聚力打造“六个春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二)主要目标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科学性和可行性,兼顾需要与可能,提出经济社会发展521项主要目标。主要考虑: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稳增长是重中之重,是稳就业、稳物价的基础,必须努力推动全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打牢当好排头兵的基础。(2)“8+N”产业链加快打造,工业、贸易、旅游、金融发展势头良好,稳增长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工业大突破是昆明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是大抓产业发展的“牛鼻子”。(2)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和各方面要素保障明显改善,优势产业加快集聚。(3)一批工业项目加快落地,工业投资高速增长,有望形成沙巴体育平台_沙巴体育滚球-【app*官网】增量。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有投资仍然是拉动昆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更是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必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增速。(2)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稳投资政策持续加码,为投资增长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3)全市大抓投资、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五个一批”滚动发展态势更加稳固,特别是5个“千亿大单”陆续落地开工,各行业投资特别是产业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壮大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增强发展活力和韧性的迫切需要。2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类促消费政策叠加落地,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加快复苏,消费市场有望明显反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持续增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重要前提。(2)随着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等政策深入推进,居民收入有望保持较快增速。

22023年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建议

指标类型

目标建议

一、经济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预期性

6%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预期性

9%

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预期性

9%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预期性

10%

5.全员劳动生产率

预期性

14万元/

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预期性

7%

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预期性

81%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预期性

3%左右

二、改革开放创新

  9.营商便利度

预期性

持续改善

  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

预期性

13%

  11.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速

预期性

20%

  12.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预期性

1.8%

三、民生保障

  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预期性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预期性

6.5%左右

  1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预期性

14万人以上

  15.城镇调查失业率

预期性

5.5%以内

四、生态环境

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约束性

完成省下达任务

1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

约束性

>98%

  1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约束性

持续改善

五、安全保障

  19.粮食产量

预期性

100万吨以上

  20.耕地保有量

约束性

完成省下达目标

  21.安全生产事故起数

预期性

稳步下降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全市上下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坚决贯彻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入开展系列三年行动,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积极探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昆明路径。

(一)持续扩大内外需求,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深入实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投资关键作用和出口促进作用。

一是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制定实施稳增长促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开展季节型、节点型促消费活动,办好“云南首届彩云消费博览会”,实现商圈“月月有活动”。增强商业活动场所管理服务弹性,划定沙巴体育平台_沙巴体育滚球-【app*官网】适宜区域发展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早市夜市等便民小微集市,打造更接地气的特色消费场景和灵活创业就业市场。持续提升传统消费,提振汽车、成品油、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扩容,建设云南数字文旅产业园,培育养老托幼、医疗健康、教育服务、群众体育消费。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互联网+社会服务”。创新消费场景,加快打造公园1903等高端消费商圈,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夜间经济示范区提档升级,培育磨憨、长水机场等口岸免税购物中心、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加快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紧盯谋划、签约、开工、投产、增资等关键环节,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推动项目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实行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现场观摩和领导点评,一线推动项目建设,一线解决项目难题。采取“一项一策、销号管理”方式推动停工缓建项目尽快复工建设。建立“重中之重”项目清单,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全面落实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深化融资对接服务,安排3亿元前期工作经费,争取上级资金2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50亿元。全面推行项目投资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和告知承诺制,推动区域环评和能评改革,实现工程项目联合验收。全年安排市级重大项目900项,年度计划投资1831.3亿元,其中:在建项目450项,年度计划投资1022.2亿元;新开工项目350项,年度计划投资809.1亿元;前期项目100项。推动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促进民间投资,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三是努力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深度对接RCEP规则制定完善贸易发展政策,加快构建“产业—商品—集散—交易—结算—服务”贸易运转体系,建设贸易创新示范区,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短缺资源进口。制定二手车出口试点实施方案。全面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巩固扩大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优势,积极发展广告创意、广播影视等文化贸易,创新发展小语种软件、技术外包等数字贸易,开放发展中医药服务、跨境医疗等国际健康服务贸易,力争服务贸易总额达40亿元。积极发展加工贸易、边境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平行进口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力争跨境电商贸易额达25亿元。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加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培引力度。

(二)坚持大抓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推动8+N”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努力提升产业能级,着力打造“产业高地、实力春城”。

一是铸强工业经济主引擎。继续实施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行动,全力以赴做强实体经济,以工业大突破带动昆明大发展。加快推动烟草、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20%以上。做精做强有色金属材料、电子新材料、电池及稀土功能材料,培育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及金刚石超硬材料,加快云南裕能(二期)、先导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650亿元。加快发展疫苗、血液制品、化妆品等生物产业,推动国药中生、创新疫苗等项目加快建设,生物医药总产值达340亿元。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制造能力,加快推进京东方12英寸微型显示器件等项目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480亿元。拓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积极建设行业级大数据中心、5G应用融合标杆示范项目,打造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省区块链中心等数字产业高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900亿元。做深做优自动(智能)化物流成套装备、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等装备制造业,打造西南地区先进装备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700亿元。统筹谋划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云南杉杉、云聚能、祥丰新能源等项目建设,新能源电池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5%左右。抓紧谋划布局量子科技、元宇宙、氢能源等前沿产业和未来产业。

二是培育壮大第三产业。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吸引沙巴体育平台_沙巴体育滚球-【app*官网】大型企业区域性总部、贸易型总部、国际组织(机构)地区总部落地,力争新增总部企业8户。开展文化和旅游强市建设三年行动,启动派拉蒙、石林高铁片区文旅基础设施(一期)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确保九乡旅游小镇、石林长湖营地等项目竣工投用,建成营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和精品酒店。积极引客入昆,策划推出5条露营旅游休闲精品线路,推出“春城礼物”旅游伴手礼,加快“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确保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5%。实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多边金融组织在昆设立区域或功能总部、分支机构,吸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新兴金融机构、私募基金企业来昆发展,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扩大国际金融合作,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370亿元。推动会展业全面恢复,争取大健康产业博览会、西南农业科技展、酒店产业博览会等延期会展项目尽快落地,筹划举办一批带动力强的特色展会。

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房票”制度落地实施,在试点区域范围内,对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给予政策性奖励。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住房消费,扩大春秋两季房地产交易会规模和各方参与度,线上线下开展“彩云购房节”,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展市域外营销、采用团购模式销售商品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组织协调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精准对接,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稳妥化解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支持“以购代建”,收储存量房源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公益性双创平台用房等。

四是全力发展园区经济。制定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项目扩园、企业满园、产业强园,促进园区规模、质量“双提升”。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推动优质企业集中入园发展,带动上下游企业快速聚集,力争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提高至83%左右、总产值达4800亿元。支持打造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特色园区。统筹各类资金,加快内部路网、能源、供水管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开展“标准地”改革,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健全低效用地退出机制。构建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率。

(三)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氛围,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干好招商引资第一要事,提升营商环境第一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着力打造“投资沃土、温馨春城”。

一是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树牢“昆明效率、昆明服务、昆明诚信”品牌,打造“四季如春”营商环境。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广“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拿地即开工”等模式。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扩大“一件事一次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范围,部署自助终端150台以上。深入应用“一部手机办事通”,提升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就业等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能力。深化多部门联办“一件事”改革,逐步实现“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智能化无干预办理。推动境外投资合作人员往来便利化。实施公平审慎智慧监管,加快构建“柔性执法”体系。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一线服务、一线解决市场主体困难问题。

二是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加大企业升规纳统支持力度,新增市场主体18万户以上、“四上”企业700户以上。加快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行动,储备一批“金种子”企业,加大财政奖补、税收优惠、要素保障力度,力争上市挂牌企业数突破100。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开展“民企入昆”行动,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机制,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推动惠企政策一网发布、免申即享,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高政策覆盖面和惠及率。进一步拓展“昆易贷”政策性普惠金融产品支持范围,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三是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力争每场活动签订不少于1000亿元投资协议,全年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开展“知名企业磨憨行”等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促进跨境产业、保税物流、外贸综合服务等特色产业项目落地。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完善重点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清单,主动对接“三类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链主企业、总部企业、高新企业,确保新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20个,新增“三类500强”企业25户以上。落实好外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确保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探索推进中介招商、以商招商、金融招商等多元化市场招商模式,加强落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等指标考核,设立重大项目首席服务专员,全力促进签约项目落地、开工、投产。

(四)把握重大机遇,全力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抓住用好国家支持云南建设辐射中心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着力打造“辐射中心、开放春城”。

一是推动“黄金大通道”扩能提效。深入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加快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商贸服务型、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王家营、安宁桃花村、空港等片区项目建设,推动中老班列高效运行,加快建设国际班列货源组织中心、集结中心。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等新业态,构建以面向南亚东南亚为重点的跨境物流体系,加快打造昆明国际陆港。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向全业务局升级,加快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配合推进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电力输送、交易,扩大跨境电力贸易规模。

二是加快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编制磨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一体推进功能提升、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深化昆明—磨憨两地联动发展,做实产业共兴、招商共抓、政策共享、平台共建。大力培育国际物流、跨境医疗康养旅游、进出口加工制造、国际金融贸易等重点产业。探索推动中老双方在磨憨—磨丁铁路口岸实施“一地两检”查验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力争跨境货物运输量、货值分别突破600万吨、500亿元。推进物流一体化、通关便利化、多式联运体系和智慧口岸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定实施教育和医疗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磨憨镇社会保险一体纳入昆明市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建设磨憨镇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三是大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促进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保区、磨憨—磨丁合作区优势叠加、联动发展。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昆明综保区集聚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信息服务业。更好发挥昆明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作用。完善中老铁路沿线项目开发模式,协同打造区域性进口加工基地、商贸服务基地和物流配送基地。稳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对外投资。办好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国际农业博览会等品牌会展,不断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

(五)强化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造潜能。

一是攻坚重点改革“硬骨头”。探索滇中新区委局合一、委街融合、政企联动改革思路,加快推进街道析置设立,依托长水国际机场打造临空经济增长极。继续开展转供电环节电价整治工作,规范涉企收费,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整合,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深入推进土地、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方式,建设全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先行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

二是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构筑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贵金属、特色植物提取等云南实验室,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以上,争取沙巴体育平台_沙巴体育滚球-【app*官网】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昆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苗圃计划,培育一批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链主企业,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00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户,新增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户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76亿元,确保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700个。继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确保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1.8%。持续深化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三是下足招才引智“硬功夫”。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升级高层次人才引进“春城计划”,开展优势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推进产业急需人才引进、产业人才培养、园区人才汇聚、卓越企业家培养“四大工程”,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争取国家和省级外专引智项目10个,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000名、高技能人才1万名,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300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人才绿卡”制度,全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持续推进“每年10万大学生留(回)昆计划”。做好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着力打造“高原明珠、绿美春城”。

一是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争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推进《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报批工作,加强环滇池历史村镇整体保护,积极申报翠湖片区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持续推进市容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8%以上,城市照明设施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全面完成违法违规建筑整治目标。实施“城市交通畅通提升行动”,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45条,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万个。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启动44个城中村改造,完成征地拆迁350万平米,改造老旧小区641个。开工建设海绵城市26平方公里,新建、改建排水管网110公里,确保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研究出台《昆明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加快推进城市内涝治理。深化城市治理数字化创新,完善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数字+”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

二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加快编制“公园城市”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千树复壮、春城添彩”,全面完成绿美城市、绿美乡村、绿美社区、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年度建设目标。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推动县城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面,分类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建设。推动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贯彻落实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81%

三是高效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强省会行动,编制实施昆明都市圈发展规划,引领带动滇中城市群发展。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福宜、三清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晋易、乌禄高速节点工程开工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东川港、乌东德翻坝、乌东德至白鹤滩航道等水运项目建设。实施统筹推进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解决一批存量项目跨区域流转难题。积极推动全市域融合发展,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滇中新区直管区三大功能区,推动安宁融入主城发展,支持“西山+安宁太平新城”、“五华西北片区+富民”等跨县域片区共建共享,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大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盯重点人群收入变化,突出精准帮扶实效,强化风险消除研判,确保监测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落实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任务,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力度,启动155个庭院经济建设试点,开展“雨露计划+”就业行动,用好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落实主城区精准帮扶重点县区劳务输出,完成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二是打造乡村振兴“昆明样板”。接续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推动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向乡村振兴倾斜,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持续推进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快形成有影响力的经验成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消除“薄弱村”。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新增农村公路15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00公里。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提升农村地区供水保障能力、供水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努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沙巴体育平台_沙巴体育滚球-【app*官网】下乡,加快破除县域内城乡二元结构。

三是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都市农业。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积极申报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巩固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支持“6+2”重点产业绿色有机化发展,新增绿色食品认证30个、有机产品认证30个。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8户。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推进寻甸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全面推广“数字云花”、“农产品质量追溯”,打造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运用模式的全省标杆。

(八)坚持生态优先,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典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一是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臭氧、扬尘、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协同防控,加强工地、堆场、裸露地面管理,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深化滇池、阳宗海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压实河(湖)长工作责任,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抓好牛栏江、螳螂川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争滇池北岸国家湿地、牛栏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推进第十五净化厂开工建设,确保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在Ⅲ类,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国家和省确定的考核目标,松华坝水库等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创建“美丽河湖”昆明品牌。推进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加强重点单位监管和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控。

二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完善1+N”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探索开展“碳惠春城”试点示范。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8个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开展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措施,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依法依规退出低端低效产能,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大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营造全民节能、全民节水良好氛围,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鼓励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推广使用节能建材。巩固“公交都市”创建成效,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短板,确保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三是扎实做好生态保护治理修复。积极开展森林昆明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50万亩,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落实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措施,实施好耕地休耕轮作,持续开展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小流域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60平方公里。抓好长江经济带尾矿库风险排查整治,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500亩。拓展COP15后续效应,加快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严细深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经济带警示片、高原湖泊巡视巡察的问题整改。推动滇池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和科技小镇、音乐小镇、艺术小镇等,推动“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取得实效。

(九)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着力打造“团结花开、幸福春城”。

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援企纾困政策,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实施“百企万岗”入昆计划和“百千万”劳动力出昆工程,用好职业指导、岗位推介、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万个。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实施创业园区升级计划和“春城大学生创业行动”,继续举办“春城创业荟”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

二是推动公共服务提质扩容下沉。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学前教育结构,学前公费学位占比达54%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97%98%以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巩固拓展“双减”工作成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积极推进心血管、呼吸、肿瘤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建设,加快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推进健康昆明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提升疫情信息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置能力。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构建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专项行动,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65万人以上。继续巩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万套,多渠道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阶段性住房困难。提升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力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落地实施,新增住房公积金归集人数9万人。实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

四是推进文化体育蓬勃发展。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奠定基础。创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建设“五个一批”工程,推进春城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磨憨国门口岸文化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文化遗产和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力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加快建设晋宁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打造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品牌。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试点开展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新增全民健身路径90条。高水平举办上合昆明马拉松、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等精品赛事。

五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深入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以城带边”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程,助推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和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枝繁干壮”工程,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深入实施“石榴红工程”和各民族交往交融“三项计划”,积极推动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培育和打造一批主题教育场馆、宣传教育基地、研究教育实践中心。

(十)铸牢安全底线,护航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昆明。

一是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严格落实“乙类乙管”总体方案要求,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加强医疗资源准备和医疗物资储备,提高发热门诊服务能力,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和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做好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加快推进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免疫接种,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和健康知识普及,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是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抓好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和重要民生商品供给,提高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水平,守好“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稳价基础。加强能源电力供应和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守牢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底线。全面加强粮食、能源等重要战略物资储备,提高防范应对区域性风险能力。

三是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树牢红线意识,健全完善债务管理考核工作机制,切实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健全财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化解债务主体责任。打好国有企业防风化债主动仗,“一企一策”挂牌督战、穿透监管和联动管控,严防公开市场债券和境外债务违约。

四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新时代“枫桥经验”牵引社会风险治理,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基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积极防范各类灾害事故。高质量完成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持社会治安严打严控态势。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抢抓机遇、踔厉奋发,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奋力开创昆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